至远云上新 | 地表形变一张图之铁路沿线篇
地面沉降:地面发生沉降之成因
01 / 基本概念

图示 | 全国地表形变一张图(V1.0)
地面沉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面标高损失。自然因素包括构造下沉、地震、火山活动、气候变化、地应力变化及土体自然固结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开采固体矿产、岩溶塌陷、软土地区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固结沉降等。
地面沉降给土地利用、城市规划、交通运输、防洪排涝、建筑物安全等造成严重危害,还可能进一步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多种地质灾害。
02 / 表现:常见的次生灾害
地表无论发生任何一种形变现象,都将可能发展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对道路交通、房屋建筑、地下管线等也会造成持续性的破坏。
我国已经有许多城市因此而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除此以外,地表形变还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
(1)泥石流

在山区或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2)山体滑坡

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发生整体滑动的现象。
(3)山体崩塌

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落,从而导致母体崩落、滚落,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4)地面凹陷(交通隐患)

因地质构造作用导致地面凹陷,地表的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等在重力的作用下,当松散层变成致密的、坚硬或半坚硬岩层时,地面会因地层厚度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进而对区域范围内的交通安全造成影响。
03 / 服务方案 - 至远云“一张图”上新
“全国铁路沿线地表形变一张图”
近日,基于“全国地表形变一张图(v1.0)”的发布,东方至远在提取出全国铁路沿线的地表形变数据后,成功绘制“全国铁路沿线地表形变一张图”。
该成果可对交通基础设施及周边地区出现的微小形变进行高效、全面的精确测量,解决当前交通基础设施形变监测效率低、主观性强、监测不全面、成本较高的痛点,可以及时发现当前我国铁路沿线出现的问题,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支撑。

图示 | 全国铁路沿线地表形变一张图
注:铁路线基于国家开源数据库获得
04 / 咨询方式
详情请访问:
全国地表形变一张图服务平台网站:www.larkview.cn
或洽至远云全国服务热线:010-88511338